Search

【「溝通」是理解失智症的第一步】
.
「如果一直用卡拉OK等等(無生產力)的事物...

  • Share this:

【「溝通」是理解失智症的第一步】
.
「如果一直用卡拉OK等等(無生產力)的事物來給老人家,年輕人就完蛋了,因為年輕人沒辦法負擔這些成本。」長期在觀察北歐及臺灣長照發展的記者周傳久如此說道。
.
社會對失智症者能夠容錯是一個指標,更進一步則是思考如何讓失智症者產生生產力。依據荷蘭的老年人護理趨勢分析,周傳久認為如何將廣大的高齡者轉化出生產力尤其重要。
.
面對失智症的未知而感到害怕,是一件很有傷害力的事情。當我們不知道親人罹患失智症後的行為會變成怎樣,因而擅自做出了一些我們覺得好的保護措施,但他們其實並不想要這樣。
.
在面對未知的恐懼後,略過溝通,直接擅自替失智症者做決定,也是一個很大的文化問題,我們必須清楚的重新認知,失智症者雖然認知上有所缺陷,但不代表他不能好好溝通,不代表不必和他溝通。
.
然而,該怎麼溝通?又可以運用什麼樣的方式更理解失智者,找到適合的溝通方法,並理解失智者的需要呢?
.
詳情請見精采全文>>>https://slg.pse.is/x5dhf
.
#2020年新北市國際失智症月特別報導
#銀享全球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銀享全球是為銀髮產業相關的業者提供國際交流培力與行銷服務的社會企業。 透過構建國際平台,加速交流台灣的服務經驗與全球的先進知識,並協助台灣銀髮服務業者提昇服務品質。
View all posts